- 定做培养基/定制培养基
- 颗粒培养基
- 标准菌株生化鉴定试剂盒
- 预灌装即用型成品培养基
- 2025年版中国药典
- 促销/特价商品
- 院感/疾控/体外诊断/采样管
- 样品采集与处理(均质)产品
- 按标准检索培养基
- 模拟灌装用培养基
- 干燥粉末培养基
- 培养基添加剂/补充剂
- 生化反应鉴定管
- 染色液等配套产品
- 对照培养基/标准品
- 实验耗材与器具
- 生化试剂/化学试剂
- 菌种鉴定服务
行业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解密蘑菇毒王产毒新招
[所属分类: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1-5-27]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2] [阅读次数:] [返回]
解密蘑菇毒王产毒新招
山东拓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http://www.topbiol.com
误食毒蘑菇引起的中毒事件是我国最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但有毒蘑菇的产毒机理各异,其中含鹅膏环肽毒素的剧毒蘑菇——“蘑菇毒王”是导致致死性毒蘑菇中毒的主因。鹅膏环肽结构与功能具有多样性,除了人们熟知的毒素外还有免疫抑制、抗毒素、离子通道抑制等活性。这些环肽是宝贵的天然产物,其生物活性具有重要价值。例如,致人死亡的α-鹅膏毒肽,本身可与抗体偶联治疗癌症等重大疾病,相关药物已进行临床试验。
因此,该鹅膏环肽价格高昂,目前市场售价为黄金的一万余倍。同时,剧毒鹅膏蘑菇中还存在大量未被认识的新环肽,这些分子可能具有未知的重要生物学活性,相关研究工作不但具有理论价值,对环肽功能进行深入研究还有重要现实意义。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真菌地衣多样性与适应性进化研究团队在真菌学期刊Journal of Fungi(《真菌学杂志》)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该研究团队建立了基因组导向新方法,联合组学、高分辨质谱、人工结构分析、化学合成等手段,从黄盖鹅膏(Amanita subjunquillea)、淡玫红鹅膏(A. pallidorosea)、裂皮鹅膏(A. rimosa)、致命鹅膏(A. exitialis)和软托鹅膏(A. molliuscula)中发现了14种新鹅膏环肽,其中2种环肽(CylK1 和 CylK2)具有全新结构,预示它们可能具有新的功能。该结果表明,剧毒鹅膏蘑菇中存在一个大型的环肽库且尚未被认识,应用基因组导向方法可以大大加速这一探索进程。有趣的是,转录组数据表明剧毒鹅膏的“环肽生产线”能够将环肽生产进行排序,在同一时间仅有少量的环肽处于活跃生产状态,如此就能对该生产线进行优化配置,优先生产最需要的环肽。研究表明剧毒鹅膏能够合成大量未知鹅膏环肽,并且通过“智能化”的方式对环肽合成途径进行资源配置。
该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3390/jof7050384
https://doi.org/10.3390/jof7030204作者:张晴丹 来源:中国科学报
山东拓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http://www.topbiol.com
误食毒蘑菇引起的中毒事件是我国最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但有毒蘑菇的产毒机理各异,其中含鹅膏环肽毒素的剧毒蘑菇——“蘑菇毒王”是导致致死性毒蘑菇中毒的主因。鹅膏环肽结构与功能具有多样性,除了人们熟知的毒素外还有免疫抑制、抗毒素、离子通道抑制等活性。这些环肽是宝贵的天然产物,其生物活性具有重要价值。例如,致人死亡的α-鹅膏毒肽,本身可与抗体偶联治疗癌症等重大疾病,相关药物已进行临床试验。
因此,该鹅膏环肽价格高昂,目前市场售价为黄金的一万余倍。同时,剧毒鹅膏蘑菇中还存在大量未被认识的新环肽,这些分子可能具有未知的重要生物学活性,相关研究工作不但具有理论价值,对环肽功能进行深入研究还有重要现实意义。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真菌地衣多样性与适应性进化研究团队在真菌学期刊Journal of Fungi(《真菌学杂志》)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该研究团队建立了基因组导向新方法,联合组学、高分辨质谱、人工结构分析、化学合成等手段,从黄盖鹅膏(Amanita subjunquillea)、淡玫红鹅膏(A. pallidorosea)、裂皮鹅膏(A. rimosa)、致命鹅膏(A. exitialis)和软托鹅膏(A. molliuscula)中发现了14种新鹅膏环肽,其中2种环肽(CylK1 和 CylK2)具有全新结构,预示它们可能具有新的功能。该结果表明,剧毒鹅膏蘑菇中存在一个大型的环肽库且尚未被认识,应用基因组导向方法可以大大加速这一探索进程。有趣的是,转录组数据表明剧毒鹅膏的“环肽生产线”能够将环肽生产进行排序,在同一时间仅有少量的环肽处于活跃生产状态,如此就能对该生产线进行优化配置,优先生产最需要的环肽。研究表明剧毒鹅膏能够合成大量未知鹅膏环肽,并且通过“智能化”的方式对环肽合成途径进行资源配置。
该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3390/jof7050384
https://doi.org/10.3390/jof7030204作者:张晴丹 来源: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