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个人中心 我的订单 购物车
编号:
批号:
技术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技术资料

新版 --消毒剂消毒效果及更换周期验证报告

[所属分类:技术资料] [发布时间:2019-12-4] [发布人:] [阅读次数:] [返回]

山东拓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Shandong Tuopu Biol-Engineering Co.,Ltd

消毒剂消毒效果及更换周期验证报告

 

目录

 

1 概述

2 验证目的

3 适用范围

4 验证小组成员与职责

5 文件资料及培训确认

6 编制依据

7 验证计划

8 确认内容

9 验证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10 验证周期

 

 

 

 

 

 

 

 

 

 

 

 

 

 

 

 

1、概述

消毒剂,是指消毒时所用的化学试剂,消毒剂能使致病微生物数量在5~10分钟内下降99.999%(下降5个对数单位),但无法杀灭孢子和所有病毒,我公司洁净区用消毒剂对地漏、墙面、地面、操作台、设备外表面等进行消毒,防止微生物对药品的污染,在药品生产中,因消毒剂的使用必不可少,所以对消毒剂的效果及更换周期验证成为非常重要的环节,为保证清洗后的设备适用于产品的制造或包装,生产环境符合工艺卫生要求,保证药品质量,现对消毒剂消毒效果及更换周期进行验证,且每次使用前要检查消毒剂是否在有效期内。

2、验证目的

证明通过清洁操作规程清洁后,设备上的残留物符合规定的残留限度要求,不会对将生产的产品造成交叉污染。

3、验证范围

小容量注射剂车间洁净区,包括洁净区内的地漏、墙面、地面、操作台、设备外表面等。

4、验证小组成员与职责

4.1验证小组成员

部门与职务

验证分工

签名

日期

生产副总

验证小组组长

 

 

小容量注射剂车间主任

验证小组副组长

 

 

品管部长

组员

 

 

工程部长

组员

 

 

QC

组员

 

 

QA

组员

 

 

操作工

组员

 

 

统计员

组员

 

 

4.2职责

验证小组:准备、检查和实施验证方案;设计、组织和协调验证试验;收集整理验证数据,偏差处理,编写确认报告;再验证周期的确定。

验证小组组长:领导协调验证项目的实施,协调验证小组的工作,对验证过程的技术负责,批准验证方案、偏差及验证报告。

验证小组副组长:负责起草验证方案,编写验证报告,相关操作规程的修订,协助收集整理

验证数据,对偏差提出纠正措施建议。

品管部长:审核验证过程的检测数据,验证数据的可靠性,负责验证过程检验方法的确定

及安排相关检验工作,负责签发检验报告。

工程部长:负责提供设备的动力(水、电、汽等支持)。

QA:负责验证过程中取样、监控。

QC:负责微生物项目的检测。

岗位操作工:负责操作间的清洁消毒。

统计员:负责验证所需物料的领取工作,负责验证资料、数据收集、记录、整理。

5、文件资料及培训确认

5.1文件资料确认

序号

文件名称

编码

结果

1

清洁剂与消毒管理规程

SMP-SC-WS1-00400

有□   无□

2

A/B、C级洁净区清洁管理规程

SMP-SC-WS3-00100

有□   无□

3

A/B级、C级洁净区清洁消毒操作规程

SOP-SC-WS3-00500

有□   无□

4

洁净区地漏清洁操作规程

SOP-SC-WS1-00600

有□   无□

5

清洁剂、消毒剂配制、使用操作规程

SOP-SC-WS1-01200

有□   无□

检查人

 

日  期

 

5.2培训确认

在进行消毒剂消毒效果及更换周期验证之前,方案起草者对所有执行本方案人员培训,使每个参与方案的执行人员都理解方案内容,具备验证的前提条件。在理解接受本方案之后,将培训结果统计。

培训日期

 

授课人

 

组织部门

 

培训地点

 

培训内容

 

培训人员

岗    位

培训情况

备  注

组  长

生产副总

合格□  不合格□

 

副组长

小容量注射剂车间主任

合格□  不合格□

 

组  员

品管部长

合格□  不合格□

 

工程部长

合格□  不合格□

 

QA

合格□  不合格□

 

QC

合格□  不合格□

 

统计员

合格□  不合格□

 

岗位操作工

合格□  不合格□

 

6、编制依据

6.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药品附录》(2010年修订)

6.2《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

6.3《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03)

6.4《药品GMP指南》无菌药品

7、验证日期

                日至                 

8、验证内容

8.1 原理

通过评估环境监测结果的趋势分析,根据从中分离出的微生物种属,进行微生物效力评价测试,来测定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按已批准执行的清洁剂与消毒管理规程对待清洁物处理后,采用适当的取样方法对不同时间段的残留样品进行菌检,确定消毒剂消毒效果及更换周期是否能满足验证要求。

8.2 棉签取样法

8.2.1取样前用灭菌注射用水润湿棉签,挤压棉签除去多注射用水。

8.2.2将棉签按在取样表面上,用力使其稍弯曲,平稳而缓慢的擦拭取样部位,向前移动的同时将其从一边移到另一边。擦拭过程应覆盖整个表面,翻转棉签,让棉签的另一面也进行擦拭,但与前次擦拭移到方向垂直,见下图。

8.3验证实施

8.3.1消毒剂及浓度、更换周期

甲酚皂溶液:1%  新洁尔灭溶液:0.2%     乙醇溶液:75%

  更换周期:每月更换交替使用。

8.3.2 试验准备

试管、无菌生理盐水、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枯草芽孢杆菌、微生物检验用具、杀孢子剂Biocide B(对照菌)、TSA培养基

8.3.3 消毒剂效力试验和毒性试验方法

        将挑战菌分别接种于含有适量体积的水与缓冲液中,取不锈钢长条浸没于混合液中适当时间,取样液梯度稀释,培养计数。

8.3.3.1 中和剂效力试验和毒性试验         

        准备2支装有9ml中和剂的试管,在一支试管中,加入1ml水作为中和剂毒性试验(NC组),在另一试管中加入1ml挑战菌株溶液作为中和剂中和效力测试试验(NT组),分别充分混匀两支试管并让他们作用5分钟,然后在两支试管中各擦人一根接种过的不锈钢长条,10分钟作用时间后,将长条上的微生物全部刮入到试管中,摇匀后将这些中和剂混合液进行系列稀释,于30~35℃培养5天,观察并记录结果;

计算:记录每个稀释度1.0ml样品的菌落数,选取一个合适梯度读数,该梯度的两块平板的读数(记为a和b),读数要求在30~300之间,用以下公式计算NC和NT,中和剂毒性试验记为NC,中和剂效力试验记为NT

        NC或NT=Lg(a+b)/2×10/d

        式中:d---稀释液的稀释系数

              NC—Lg中和剂毒性测试中每试验条平面上的菌落数

              NT--Lg中和剂效力测试中每试验条平面上的菌落数

8.3.3.2 可接受标准:-0.3≤NC-NT≤0.3

8.3.4 硬面测试试验方法

      将挑战菌株被接种在抛光的不锈钢长片上,并于层流罩下吹干,然后将其浸于待测消 毒剂中作用一段时间,培养计数。

8.3.4.1 硬面测试试验

8.3.4.1.1根据使用说明书,在无菌玻璃试管中制备杀孢子剂Biocide B溶液备用。

8.3.4.1.2 对照菌挑战试验:将挑战菌株枯草芽孢杆菌被接种在两片抛光的不锈钢长片上,并于层流罩下吹干,浸没于Biocide B溶液中作为消毒剂效力测试试验(ND组);将接种后的不锈钢片浸泡于0.9%无菌氯化钠溶液中作为菌液对照试验(NE组);将不锈钢片浸泡于0.9%无菌氯化钠溶液中作为空白对照试验(NF组);让不锈钢片在常温下浸泡10分钟、20分钟和30分钟。

ND组:浸泡结束后,立即将不锈钢片移入10ml中和剂中,中和10分钟,将钢片上的全部微生物用棉签刮入到试管中,充分震荡试管,移取2ml分别至两个培养皿中,于37℃培养7天,观察并记录结果;

NE组:移取1ml到另一支装有9ml氯化钠溶液的试管中,进行系列稀释,充分震荡,移取2ml分别至两个培养皿中,于37℃培养7天,观察并记录结果;

NF组:移取2ml分别至两个培养皿中,于37℃培养7天,观察并记录结果;计算:记录每个稀释度1.0ml样品的菌落数,选取一个合适梯度读数,该梯度的两块平板的读数(记为c和d),读数要求在30~300之间,用以下公式计算ND、NE,NF,硬面测试试验记为ND,硬面测试对照试验记为NE,硬面测试空白试验       NF。

ND、NF或NF =Lg(c+d)/2×10/d

式中:d---稀释液的稀释系数

      ND---Lg Biocide B处理后每条试验平面上残余的菌落数

      NE---Lg 接种后的不锈钢片菌落本底值

                NF---Lg 空白

                Lg下降值= NE-(ND+ NF)

8.3.4.1.2 消毒剂挑战试验:本次验证用消毒剂挑战金黄色葡萄球菌,同8.3.4.1.2操作,于30~35℃培养5天,观察并记录结果;

8.3.4.1.3 可接受标准:菌落数至少下降3个对数单位。

8.3.5 清洁消毒

生产结束后按清洁消毒操作规程对设备、房间等表面区域进行清洁消毒后,取样检

测微生物。

8.3.5.1 取样点

灌封间墙面、灌封间地面、灌封间传输带表面、配液罐外表面、配制间墙面、称量间墙面、配制间地漏、容器具清洗间地漏、容器具清洗间清洗池的不同部位取样。

8.3.5.2 取样

各取样点按8.2项下的方法取样,用灭菌的棉签擦拭表面25cm2,将棉签放入无菌具塞试管中,加灭菌生理盐水20ml,振摇1分钟静置10分钟,取振荡水进行微生物检查,同时对所用棉签做空白对照。按《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操作规程》检查。

8.3.5.3 可接受标准

B级区不超过3cfu/25cm2  C级区不超过10cfu/25cm2

8.3.5.4 验证频率

每天生产结束,对洁净区设备表面、操作台面及地面、操作间等的清洁、消毒,连续进行3天,更换消毒剂按相同方法进行重复3次清洁消毒,按以上验证步骤取样检测微生物,观察结果的重现性。

8.3.6检测结果

8.3.6.1                    

 

中和剂效力试验和毒性试验记录

培养基名称

 

配制批号

 

培养温度

 

培养时间

 

培养天数

检验结果

NC

NT

1

 

 

 

 

2

 

 

 

 

3

 

 

 

 

4

 

 

 

 

5

 

 

 

 

结果

 

 

 

 

计算:NC=                     

NT=

NC- NT=

结论:

 

 

检验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8.3.6.2                 

 

硬面测试对照菌挑战试验记录

菌株名称

枯草芽孢杆菌

菌株编号

 

消毒剂名称

Biocide B

浓度

 

作用时间

 

菌液稀释级

 

培养基名称

 

配制批号

 

培养温度

 

培养时间

 

培养天数

检验结果

ND

NE

NF

1

 

 

 

 

 

 

2

 

 

 

 

 

 

3

 

 

 

 

 

 

4

 

 

 

 

 

 

5

 

 

 

 

 

 

6

 

 

 

 

 

 

7

 

 

 

 

 

 

结果

 

 

 

 

 

 

计算:ND=     

NF=               

NE=

Lg下降值= NE-(ND+ NF)

结论:

 

 

检验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8.3.6.3                 

 

硬面测试消毒剂挑战试验记录(一)

 

菌株名称

金黄色葡萄球菌

菌株编号

 

消毒剂名称

乙醇

浓度

 

作用时间

 

菌液稀释级

 

培养基名称

 

配制批号

 

培养温度

 

培养时间

 

培养天数

检验结果

ND

NE

NF

1

 

 

 

 

 

 

2

 

 

 

 

 

 

3

 

 

 

 

 

 

4

 

 

 

 

 

 

5

 

 

 

 

 

 

6

 

 

 

 

 

 

7

 

 

 

 

 

 

结果

 

 

 

 

 

 

计算:ND=     NF=               Lg下降值= NE-(ND+ NF)

NE=

结论:

 

 

检验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硬面测试消毒剂挑战试验记录(二)

 

菌株名称

金黄色葡萄球菌

菌株编号

 

消毒剂名称

新洁尔灭

浓度

0.2%

作用时间

 

菌液稀释级

 

培养基名称

 

配制批号

 

培养温度

 

培养时间

 

培养天数

检验结果

ND

NE

NF

1

 

 

 

 

 

 

2

 

 

 

 

 

 

3

 

 

 

 

 

 

4

 

 

 

 

 

 

5

 

 

 

 

 

 

6

 

 

 

 

 

 

7

 

 

 

 

 

 

结果

 

 

 

 

 

 

计算:ND=     NF=               Lg下降值= NE-(ND+ NF)

NE=

结论:

 

 

检验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硬面测试消毒剂挑战试验记录(三)

 

菌株名称

金黄色葡萄球菌

菌株编号

 

消毒剂名称

甲酚皂

浓度

1%

作用时间

 

菌液稀释级

 

培养基名称

 

配制批号

 

培养温度

 

培养时间

 

培养天数

检验结果

ND

NE

NF

1

 

 

 

 

 

 

2

 

 

 

 

 

 

3

 

 

 

 

 

 

4

 

 

 

 

 

 

5

 

 

 

 

 

 

6

 

 

 

 

 

 

7

 

 

 

 

 

 

结果

 

 

 

 

 

 

计算:ND=     NF=               Lg下降值= NE-(ND+ NF)

NE=

结论:

 

 

检验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检测记录(一)                                     

消毒剂名称

乙醇

浓   度

75%

清洁日期

 

消毒日期

 

培养箱温度

 

培养时间

 

取样日期

 

取样人

 

取样位置

微生物限度检测结果

棉签空白对照

灌封一室墙面

      

 

灌封一室地面

 

灌封间传输带表面

 

灌封二室墙面

 

灌封二室地面

 

灌封间传输带表面

 

配制间墙面

 

称量间墙面

 

配液罐外表面

 

容器具清洗间水池

 

检验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检测记录(二)

消毒剂名称

乙醇

浓   度

75%

清洁日期

 

消毒日期

 

培养箱温度

 

培养时间

 

取样日期

 

取样人

 

取样位置

微生物限度检测结果

棉签空白对照

灌封一室墙面

      

 

灌封一室地面

 

灌封间传输带表面

 

灌封二室墙面

 

灌封二室地面

 

灌封间传输带表面

 

配制间墙面

 

称量间墙面

 

配液罐外表面

 

容器具清洗间水池

 

检验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检测记录(三)

消毒剂名称

乙醇

浓   度

75%

清洁日期

 

消毒日期

 

培养箱温度

 

培养时间

 

取样日期

 

取样人

 

取样位置

微生物限度检测结果

棉签空白对照

灌封一室墙面

      

 

灌封一室地面

 

灌封间传输带表面

 

灌封二室墙面

 

灌封二室地面

 

灌封间传输带表面

 

配制间墙面

 

称量间墙面

 

配液罐外表面

 

容器具清洗间水池

 

检验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检测记录(四)

消毒剂名称

甲酚皂溶液

浓  度

1%

清洁日期

 

消毒日期

 

培养箱温度

 

培养时间

 

取样日期

 

取样人

 

取样位置

微生物限度检测结果

棉签空白对照

粗滤一室地漏

 

 

精滤二室地漏

 

容器具清洗间地漏

 

检验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检测记录(五)

消毒剂名称

甲酚皂溶液

浓  度

1%

清洁日期

 

消毒日期

 

培养箱温度

 

培养时间

 

取样日期

 

取样人

 

取样位置

微生物限度检测结果

棉签空白对照

粗滤一室地漏

 

 

精滤二室地漏

 

容器具清洗间地漏

 

检验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检测记录(六)

消毒剂名称

甲酚皂溶液

浓  度

1%

清洁日期

 

消毒日期

 

培养箱温度

 

培养时间

 

取样日期

 

取样人

 

取样位置

微生物限度检测结果

棉签空白对照

粗滤一室地漏

 

 

精滤二室地漏

 

容器具清洗间地漏

 

检验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检测记录(七)

消毒剂名称

新洁尔灭溶液

浓  度

0.2%

清洁日期

 

消毒日期

 

培养箱温度

 

培养时间

 

取样日期

 

取样人

 

取样位置

微生物限度检测结果

棉签空白对照

粗滤一室地漏

 

 

精滤二室地漏

 

容器具清洗间地漏

 

检验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检测记录(八)

消毒剂名称

新洁尔灭溶液

浓  度

0.2%

清洁日期

 

消毒日期

 

培养箱温度

 

培养时间

 

取样日期

 

取样人

 

取样位置

微生物限度检测结果

棉签空白对照

粗滤一室地漏

 

 

精滤二室地漏

 

容器具清洗间地漏

 

检验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检测记录(九)

消毒剂名称

新洁尔灭溶液

浓  度

0.2%

清洁日期

 

消毒日期

 

培养箱温度

 

培养时间

 

取样日期

 

取样人

 

取样位置

微生物限度检测结果

棉签空白对照

粗滤一室地漏

 

 

精滤二室地漏

 

容器具清洗间地漏

 

检验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8.3.3检测结果评价:

 

 

 

评价人:        日期:            

8.4异常情况及偏差处理

消毒剂消毒效果及更换周期验证应严格按设计方案进行检查和判断,出现个别项目不符合标准时应按下列程序进行处理。

8.4.1取样检测时,出现个别项目不符合规定,应进行原因调查,原因包括取样、检验过程、消毒剂浓度、人员执行清洁消毒规程的情况,原因调查清楚后,采取措施后重新取样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规定。重新取样检测仍不合格时,应重新制定消毒剂或消毒方法及更换周期,然后进行再验证。

8.4.2 细菌挑战性试验不符合规定,应进行原因调查,包括菌株制备,样品处理,检验过程,等,原因调查清楚后,采取措施后再次检测,试验应符合规定,若仍不合格,因重新制定消毒剂或检验方法,重新验证

8.4.3偏差处理:确认方案实施过程中出现偏差,应采取纠偏措施并及时记录在偏差报告中,

并提出偏差解决方案,审核和批准偏差解决方案及其实施。

 

 

 

偏差报告

发生偏差的项目

 

偏差编码

 

偏差描述及建议的纠正措施:

 

 

制定人:        日期:      年   月   日

纠正措施的审核:

 

 

 

审核人:        日期:      年   月   日

纠正措施的批准:

 

 

 

 

批准人:        日期:      年   月   日

纠正措施的效果

 

 

 

确认人:        日期:      年   月   日

9、验证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9.1验证小组负责收集各项验证、检验结果记录,修订《清洁剂与消毒剂管理规程》及相应的清洁消毒规程,起草验证报告,并报验证小组。

9.2验证领导小组负责对验证结果进行综合评审,做出验证结论,发放验证合格证。验证过程及结果的评审见下表。

 

 

 

 

 

 

验证过程及结果的评审

 

评审内容

评      审

验证试验是否有遗漏

是□   否□

验证实施过程中对验证方案有无修改

有□   无□

修改原因、依据

 

修改是否经过批准

 

验证记录是否完整

是□   否□

验证试验结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是□   否□

验证结果

项目

 是否符合规定

消毒剂消毒效果及更换周期

  符合□   不符合□

偏差及对偏差的说明

是否有偏差

有□   无□

偏差及对偏差的说明是否合理

是□   否□

是否需要进一步补充试验

是□   否□

风险分析中确定的降低风险措施的执行情况

 执行□  未执行□

验证结论及建议:

 

 

 

 

 

 验证小组组长:                日期:    年   月   日

10、验证周期

10.1消毒剂消毒效果及更换周期验证周期为2年。

10.2如果存在下列情形之一变更的情况下, 对消毒剂消毒效果及更换周期进行再验证。 

10.2.1消毒剂改变或消毒方法修改时。

10.2.2消毒剂更换周期变化时。

 

     

验证项目名称

 

验证起讫日期

 

验证工作部门

负责部门

 

人员

 

检验部门

 

人员

 

参加部门

 

人员

 

生产车间意见:

 

 

 

 

 

 

                        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工程部意见:

 

 

 

 

 

                        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品管部意见:

                     

 

 

 

 

 

        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验证小组组长意见:

                    

 

 

 

 

     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备  注:

 

  版权所有:山东拓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营销服务热线:0535-8028556 邮箱:topbiol@163.com
© 201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5006604号 技术支持:数字金都
购物车 去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