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做培养基/定制培养基
- 颗粒培养基
- 标准菌株生化鉴定试剂盒
- 预灌装即用型成品培养基
- 2025年版中国药典
- 促销/特价商品
- 院感/疾控/体外诊断/采样管
- 样品采集与处理(均质)产品
- 按标准检索培养基
- 模拟灌装用培养基
- 干燥粉末培养基
- 培养基添加剂/补充剂
- 生化反应鉴定管
- 染色液等配套产品
- 对照培养基/标准品
- 实验耗材与器具
- 生化试剂/化学试剂
- 菌种鉴定服务
从短密青霉中揭示brevianamide A立体选择性合成机制
山东拓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Shandong Tuopu Biol-Engineering Co.,Ltd
该篇论文通过交叉运用微生物遗传学、功能基因组学、生物化学、合成化学、结构生物学与量子化学计算等多种手段,在国际上首次从短密青霉中揭示了brevianamide
A的立体选择性合成机制,成功解决了这一“悬案”:
近半个世纪以来,含有双环[2.2.2]重氮辛烷结构单元的真菌吲哚类生物碱因其多样的生物活性、独特的化学结构以及神秘的生物合成机制受到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及有机合成化学领域的广泛关注。尽管许多研究者对该类天然产物的新结构挖掘、生物活性和生物合成进行了大量研究,也陆续报道了一些代表性化合物如杀虫剂brevianamides、兽药paraherquamides、抗肿瘤活性物质notoamides等的仿生全合成,但这些真菌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机理,尤其是微生物如何组装产生非对映异构体(diastereomers)和对映异构体(enantiomers)衍生物的分子机制,已然成为天然产物生物合成领域的“圣杯”。
同济医学院药学院叶英副教授发表了题为“Fungal-derived brevianamide assembly by a stereoselective
semipinacolase”的文章,在真菌生物碱类杀虫抗生素brevianamides的生物合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由短密青霉(Penicillium
brevicompactum)产生的杀虫抗生素brevianamides是该类真菌生物碱的最早成员和典型代表,其结构中含有双环[2.2.2]重氮辛烷结构和少见的3位螺环吲哚骨架。半个世纪前,美国知名学者Sammes等首次提出双环[2.2.2]重氮辛烷基团可能通过[4+2]
Diels-Alder环合反应(DA反应)产生的生源假说,但是该假说长期以来缺少直接的生物化学证据,成为生物合成领域的著名“悬案”。
该篇论文通过交叉运用微生物遗传学、功能基因组学、生物化学、合成化学、结构生物学与量子化学计算等多种手段,在国际上首次从短密青霉中揭示了brevianamide A的立体选择性合成机制,成功解决了这一“悬案”:发现由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BvnD催化二酮哌嗪环内C-N键的去饱和反应以提供DA反应必需的双烯体(diene),异构酶BvnE催化“频哪醇重排”(pinacol
rearrangement)选择性产生DA反应前体,并导致3位螺环吲哚骨架的非对映选择性合成,最终通过自发的分子内DA反应(IMDA)生成brevianamide
A与B。
上述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真菌生物合成酶催化复杂手性成环反应的机制性认识,而且将为未来运用组合生物合成与合成生物技术创造更多的活性吲哚类生物碱结构衍生物奠定理论基础,对于新型生物农药、兽药或人药的开发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