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个人中心 我的订单 购物车
编号:
批号:
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靶点或可解决慢性肝炎易复发难题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 [发布时间:2019-12-5] [发布人:] [阅读次数:] [返回]

山东拓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Shandong Tuopu Biol-Engineering Co.,Ltd

“我们有理由得出结论,IFI16 分子可以作为一个新的重要靶点,监测并抑制慢性肝炎的长期复发问题。” 近日,在南京举办的首届紫金转化医学峰会和医学免疫与临床应用高峰论坛上,苏州大学校长、苏州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院长熊思东教授透露,他带领团队发现的 IFI16 分子,可以作为靶点有效抑制慢性肝炎。

这项学术成果的得出,也标志着我国在攻克慢性肝炎的难题上又向前进了一大步。

中国曾经是一个乙肝大国,近年来,乙肝感染率下降是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结果。

“通过出生时强制注射乙肝疫苗等方式,我们成功地控制了乙肝的新增发病率。同时,治疗乙肝的药品被列入医保,乙肝感染者的就业歧视问题也逐渐消除。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在中国,乙肝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熊思东说。

但是,目前的肝炎防治仍然存在巨大挑战。据熊思东介绍,我国已有的由感染乙肝病毒转化成慢性肝炎的病人数量仍居高不下,而慢性肝炎从疾病的角度上而言,最终的结局就是肝癌。所以如何控制慢性肝炎是下一阶段研究的重点。

熊思东表示,在乙肝病毒复制的过程中,会出现一种特殊的复制形式,即大量产生一种共价 B 环 DNA(俗称 CCCDNA),这种 DNA 既是乙肝病毒基因控制的重要基因组,也是乙肝慢性化的几个主要机制之一。“在以往的临床研究中,各国科学家都无法找到有效的方式量化这种 CCCDNA 的转录与复制,更不用说去抑制这种病毒了。这就是慢性肝炎难以被消灭且常常容易复发的主要原因。”

“我们的思路,就是要找到一种机制,可以寻找并控制 CCCDNA。” 熊教授总结道。他带领团队经过了近 5 年的大规模筛选与选择后,终于发现了 IFI16 这种特殊的 DNA 感受器分子。

通过表观遗传修饰,这种 DNA 感受器不仅可以精准识别 CCCDNA,还可以与其结合,有效抑制 CCCDNA 的转录与复制。

对熊思东而言,这是一个极其令人兴奋的瞬间。“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 IFI16 分子来监测并抑制 CCCDNA 的转录与复制,从而可有效地防止慢性肝炎病毒的形成或者复发。以前我们拿这种 DNA 没办法,现在我们不仅找到了可量化的指标,还可以控制这种 DNA。”

在发现了 IFI16 分子后,熊思东及其团队进行了大量临床试验。经过长时间的跟踪观测,他们发现,在慢性肝炎患者的体内,IFI16 分子的含量相较于普通人更少。“这为我们治疗慢性肝炎提供了新思路。一是可以通过药物刺激,促使慢性肝炎患者的体内合成 IFI16 分子;二是通过外界的补充,使患者体内的 IFI16 分子显著提高。”

  版权所有:山东拓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营销服务热线:0535-8028556 邮箱:topbiol@163.com
© 201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5006604号 技术支持:数字金都
购物车 去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