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个人中心 我的订单 购物车
编号:
批号:
行业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新方法可预测肺癌转移风险

[所属分类: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5-8-25] [发布人:杨晓燕] [阅读次数:] [返回]
新方法可预测肺癌转移风险
作者:孙丹宁  来源:中国科学报
山东拓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http://www.topbiol.com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许国旺、副研究员胡春秀等,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教授王琪、北京大学教授王玮等合作,利用自主研发的高效循环肿瘤细胞(CTC)捕获平台结合单细胞代谢组学技术,基于CTC代谢特征,对肺癌转移的潜在风险进行推测,有望为肺癌转移早期预警和个体化治疗提供新工具。相关成果发表在《先进科学》。
肺癌的高死亡率主要归因于肿瘤的转移倾向,而现有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诊断方法难以在临床症状出现前预测转移,亟需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来识别高风险患者,并指导个性化治疗。CTC是原发性肿瘤脱落后进入血液循环的转移“种子”,也是液体活检的关键靶标。传统CTC检测技术存在诸多局限,且操作过程会破坏细胞活性,导致后续功能与分子分析难以实现。
本研究针对CTC检测的技术瓶颈,开发出基于负向富集与聚对二甲苯C微孔阵列膜的CTC分选捕获平台,同时实现了高捕获效率与细胞高活性保持率。科研人员利用同轴纳升电喷雾电离-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技术,对来自临床患者和动物模型的301个CTCs进行了单细胞代谢组学分析,鉴定出390种代谢物,发现脑转移倾向CTC中苯丙氨酸代谢异常升高、骨转移倾向CTC中精氨酸生物合成通路激活的特征性“代谢指纹”。
基于上述发现,科研人员构建的CTC代谢分型模型,将CTC划分为不同转移风险亚组,其预测性能优于传统临床指标和CTC计数,对脑转移和骨转移的预测准确率分别达0.74和0.92。前瞻性临床验证证实,该模型可提前6至11个月预警转移事件。
该成果为肺癌转移风险预测提供了新方法。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2/advs.202508878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后台联系删除。)
  版权所有:山东拓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营销服务热线:0535-8028556 邮箱:topbiol@163.com
© 201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5006604号 技术支持:数字金都
购物车 去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