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做培养基/定制培养基
- 颗粒培养基
- 标准菌株生化鉴定试剂盒
- 预灌装即用型成品培养基
- 2025年版中国药典
- 促销/特价商品
- 院感/疾控/体外诊断/采样管
- 样品采集与处理(均质)产品
- 按标准检索培养基
- 模拟灌装用培养基
- 干燥粉末培养基
- 培养基添加剂/补充剂
- 生化反应鉴定管
- 染色液等配套产品
- 对照培养基/标准品
- 实验耗材与器具
- 生化试剂/化学试剂
- 菌种鉴定服务
行业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纳米医学肿瘤治疗研究获进展
[所属分类: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5-2-6] [发布人:杨晓燕] [阅读次数:] [返回]
纳米医学肿瘤治疗研究获进展
作者:王兆昱 来源:中国科学报
山东拓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http://www.topbiol.com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李永生团队在纳米医学肿瘤治疗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
基于活性氧(ROS)的肿瘤疗法已被广泛研究。然而,细胞内抗氧化应激防御机制可减轻肿瘤部位ROS的细胞毒性,并帮助肿瘤细胞逃避氧化应激损伤,使ROS基疗法治疗水平大打折扣。近期提出的原位多途径调控ROS策略有望在提高疗效中发挥作用,但肿瘤细胞内、外源ROS调控途径之间往往相互干扰,且肿瘤微环境(TME)内存在的严重缺氧状态又制约了其疗效的发挥。因此,亟需发展针对肿瘤微环境中不同组分间相互作用的ROS调控策略,以放大肿瘤治疗疗效。
成纤维细胞在TME中广泛分布并且伴随肿瘤的进展会被诱导成激活状态形成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研究团队利用TME中的CAFs这一靶点,设计并构建了一种新型TME响应杂化纳米药物(ZnPP@FQOS),其通过“限域”装载原卟啉锌(ZnPP)和槲皮素(Que),可实现CAFs的重塑以及内、外源多途径ROS的调控,进而增强肿瘤治疗效果。
研究团队进一步在细胞及活体层面验证了ZnPP@FQOS的深层组织穿透能力。细胞层面上构建了肺癌细胞(KP)与CAFs(3T3)共混的多细胞肿瘤球作为体外模型对纳米药物组织渗透能力进行评估,结果表明,ZnPP@FQOS在弱酸性条件下能够成功渗入平均直径为120μm的肿瘤球内核,在70μm处有较强荧光分布,具有良好渗透能力。活体层面上对浅层(0 mm)以及深层(3 mm)的肿瘤组织进行切片,并且对血管进行染色,发现ZnPP@FQOS相较于其他两组药物有明显的深层组织荧光积累及更远的血管渗透距离,说明该纳米药物具有良好的肿瘤组织渗透能力。
通过建立荷瘤小鼠模型,研究团队系统探究了ZnPP@FQOS的抑瘤效果及免疫应答激活能力。基于KP肺癌皮下瘤模型发现其具有显著的抑瘤效果,抑瘤率达到了92.9%;通过对肿瘤内的ROS进行染色成功地在活体层面证明了内、外源“多管齐下”ROS调控策略的成功实现。
其次构建了Pan02胰腺癌双侧肿瘤模型进一步验证ZnPP@FQOS联合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后的全身性免疫激活效果。结果表明,ZnPP@FQOS治疗后脾脏中的成熟树突状细胞数量得到显著提升,并且原发及远端肿瘤经纳米药物治疗后的细胞毒性T细胞数量均大幅增加,说明其成功激活了小鼠的全身性免疫反应,扭转了胰腺癌的严重抑制免疫微环境。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55658-0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后台联系删除。)
作者:王兆昱 来源:中国科学报
山东拓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http://www.topbiol.com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李永生团队在纳米医学肿瘤治疗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
基于活性氧(ROS)的肿瘤疗法已被广泛研究。然而,细胞内抗氧化应激防御机制可减轻肿瘤部位ROS的细胞毒性,并帮助肿瘤细胞逃避氧化应激损伤,使ROS基疗法治疗水平大打折扣。近期提出的原位多途径调控ROS策略有望在提高疗效中发挥作用,但肿瘤细胞内、外源ROS调控途径之间往往相互干扰,且肿瘤微环境(TME)内存在的严重缺氧状态又制约了其疗效的发挥。因此,亟需发展针对肿瘤微环境中不同组分间相互作用的ROS调控策略,以放大肿瘤治疗疗效。
成纤维细胞在TME中广泛分布并且伴随肿瘤的进展会被诱导成激活状态形成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研究团队利用TME中的CAFs这一靶点,设计并构建了一种新型TME响应杂化纳米药物(ZnPP@FQOS),其通过“限域”装载原卟啉锌(ZnPP)和槲皮素(Que),可实现CAFs的重塑以及内、外源多途径ROS的调控,进而增强肿瘤治疗效果。
研究团队进一步在细胞及活体层面验证了ZnPP@FQOS的深层组织穿透能力。细胞层面上构建了肺癌细胞(KP)与CAFs(3T3)共混的多细胞肿瘤球作为体外模型对纳米药物组织渗透能力进行评估,结果表明,ZnPP@FQOS在弱酸性条件下能够成功渗入平均直径为120μm的肿瘤球内核,在70μm处有较强荧光分布,具有良好渗透能力。活体层面上对浅层(0 mm)以及深层(3 mm)的肿瘤组织进行切片,并且对血管进行染色,发现ZnPP@FQOS相较于其他两组药物有明显的深层组织荧光积累及更远的血管渗透距离,说明该纳米药物具有良好的肿瘤组织渗透能力。
通过建立荷瘤小鼠模型,研究团队系统探究了ZnPP@FQOS的抑瘤效果及免疫应答激活能力。基于KP肺癌皮下瘤模型发现其具有显著的抑瘤效果,抑瘤率达到了92.9%;通过对肿瘤内的ROS进行染色成功地在活体层面证明了内、外源“多管齐下”ROS调控策略的成功实现。
其次构建了Pan02胰腺癌双侧肿瘤模型进一步验证ZnPP@FQOS联合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后的全身性免疫激活效果。结果表明,ZnPP@FQOS治疗后脾脏中的成熟树突状细胞数量得到显著提升,并且原发及远端肿瘤经纳米药物治疗后的细胞毒性T细胞数量均大幅增加,说明其成功激活了小鼠的全身性免疫反应,扭转了胰腺癌的严重抑制免疫微环境。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55658-0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后台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