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做培养基/定制培养基
- 颗粒培养基
- 标准菌株生化鉴定试剂盒
- 预灌装即用型成品培养基
- 2025年版中国药典
- 促销/特价商品
- 院感/疾控/体外诊断/采样管
- 样品采集与处理(均质)产品
- 按标准检索培养基
- 模拟灌装用培养基
- 干燥粉末培养基
- 培养基添加剂/补充剂
- 生化反应鉴定管
- 染色液等配套产品
- 对照培养基/标准品
- 实验耗材与器具
- 生化试剂/化学试剂
- 菌种鉴定服务
行业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研究展望纳米酶催化医学发展前景
[所属分类: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4-7-25] [发布人:杨晓燕] [阅读次数:] [返回]
研究展望纳米酶催化医学发展前景
作者:孟凌霄 来源:中国科学报
山东拓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http://www.topbiol.com
近日,阎锡蕴院士团队应邀在《自然综述:生物工程》杂志上发表综述文章,该文全面梳理了纳米酶催化医学的代表性研究进展,探讨了切实可行的体内应用设计策略,展望了纳米酶临床转化的挑战与前景。
自从2007年阎锡蕴院士团队首次报道纳米酶以来,全球已有超过420个研究团队陆续发表了上千种不同的纳米酶材料,覆盖了6种酶学催化类型,包括氧化还原酶、水解酶、裂合酶、异构酶、转移酶和连接酶。纳米酶从最初的检测应用起步,现已深入医学治疗、绿色合成、新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的催化应用过程中。近年来,纳米酶被发现可以凭借其独特的催化性能调节生物学过程,并在体内应用研究中取得了显著进展,为疾病治疗开辟了新的路径。
该文章总结了纳米酶在特定体内应用场景中的积极成果,深入分析了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限制因素,并探讨了成功设计的关键标准。随着具有独特生物催化活性的纳米酶的不断发现,纳米酶的体内应用研究正从以氧化还原酶活性为主的活性氧调节,拓展至更广泛的领域。此外,经过精心设计,纳米酶还能在体内用于示踪或检测组织代谢状态以辅助疾病诊断。这些研究预示着纳米酶在生物医学领域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阎锡蕴院士、研究员高利增和范克龙为该综述文章的通讯作者,博士张若飞为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项目的资助。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4222-024-00205-1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后台联系删除。)
作者:孟凌霄 来源:中国科学报
山东拓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http://www.topbiol.com
近日,阎锡蕴院士团队应邀在《自然综述:生物工程》杂志上发表综述文章,该文全面梳理了纳米酶催化医学的代表性研究进展,探讨了切实可行的体内应用设计策略,展望了纳米酶临床转化的挑战与前景。
自从2007年阎锡蕴院士团队首次报道纳米酶以来,全球已有超过420个研究团队陆续发表了上千种不同的纳米酶材料,覆盖了6种酶学催化类型,包括氧化还原酶、水解酶、裂合酶、异构酶、转移酶和连接酶。纳米酶从最初的检测应用起步,现已深入医学治疗、绿色合成、新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的催化应用过程中。近年来,纳米酶被发现可以凭借其独特的催化性能调节生物学过程,并在体内应用研究中取得了显著进展,为疾病治疗开辟了新的路径。
该文章总结了纳米酶在特定体内应用场景中的积极成果,深入分析了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限制因素,并探讨了成功设计的关键标准。随着具有独特生物催化活性的纳米酶的不断发现,纳米酶的体内应用研究正从以氧化还原酶活性为主的活性氧调节,拓展至更广泛的领域。此外,经过精心设计,纳米酶还能在体内用于示踪或检测组织代谢状态以辅助疾病诊断。这些研究预示着纳米酶在生物医学领域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阎锡蕴院士、研究员高利增和范克龙为该综述文章的通讯作者,博士张若飞为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项目的资助。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4222-024-00205-1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后台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