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个人中心 我的订单 购物车
编号:
批号:
行业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对椎间盘退变的生物学研究应从整体性上考虑

[所属分类: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3-7-10] [发布人:邵玉倩] [阅读次数:] [返回]
对椎间盘退变的生物学研究应从整体性上考虑
作者:张行勇 严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山东拓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http://www.topbiol.com
椎间盘退变(IDD)是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关键病理基础,常引起腰痛、椎管狭窄,最终引起患者活动受限,行动丧失。据统计,腰痛的终生患病率超过80%。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主任、全军骨科研究所所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罗卓荆介绍,腰痛病因复杂,肌肉劳损,韧带拉伤等多种因素均可引起腰痛。但当下学界普遍认为椎间盘退变是引发腰痛,尤其是慢性腰痛的关键病理学基础。
“当前临床上对IDD及继发的脊柱退行性疾病主要采取药物止疼,缓解症状的姑息治疗。”罗卓荆介绍,“待病情随时间进一步加重,出现椎管狭窄,神经根受压严重等症状时,往往只能依赖手术进行减压,同时进行必要的节段融合。”
但大规模临床队列研究证实,脊柱固定术后邻近节段会加速退变,患者必须接受翻修手术进一步延长固定节段,造成脊柱活动度进一步丢失,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为此,罗卓荆等在《空军军医大学学报》2023年6期上以“我国椎间盘退变的生物学研究成就及展望”为题发表论文,结合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并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椎间盘退变(IDD)生物学研究取得的系列发展成就,展望了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
论文作者提出:未来对椎间盘退变(IDD)机制、干预和修复的研究应当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利用单细胞测序,时空转录组、蛋白组等技术详细描绘椎间盘各组分的细胞特征、表达图谱,深刻认识椎间盘细胞的异质性,分别鉴定、探究各细胞亚群的功能;二是寻找、构建更加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的IDD模型。IDD由多因素造成,应基于灵长类动物(或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的其他大动物),在充分认识人IDD诱因复杂性的基础上,构建多种自发的、非自发的IDD模型,用于药物或治疗办法的评价;三是IDD的生物学研究应当聚焦IDD的早期关键分子事件,达到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的最终目的;四是充分认识、理解椎间盘各部分和椎间盘整体的生物力学性质,针对椎间盘结构与功能特点优化材料组成设计,基于类器官培养技术,选用具有遗传发育学基础的种子细胞和生物诱导因子,结合生物3D嵌合式打印技术,实现椎间盘复杂结构的一体化精准重建。
论文相关信息: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61.1526.R.20230427.1035.004.html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后台联系删除。)

  版权所有:山东拓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营销服务热线:0535-8028556 邮箱:topbiol@163.com
© 201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5006604号 技术支持:数字金都
购物车 去顶部